第二十四回 辛亥革命

周盛东听了几次孙中山的演讲后,遂下定决心加入同盟会。不久,周盛东奉同盟会之命回国,抵达上海后,随即逆江而上,迳至武昌加入新军,并担任大队长,与新军中的同盟会员秘密策划武昌起义。

十月,武昌起义爆发。周盛东率部攻打湖广总督衙门,在奔走指挥时,身中三弹,被当场打死。

武昌叛乱的消息,很快就传遍全国。周盛东参加叛乱被打死的消息,也很快传回了泽州县,周绍诚脸都吓白了,全身像打了霜的茄子一样,整天唉声叹气:“逆子啊逆子,指望你去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,回国报效朝廷。谁知你闯出天大的乱子来,反叛朝廷。我周家自古忠君爱国,怎么出了你这么个逆子?”

周绍诚又愧又气,又惊又怕,卧榻不起,竟一命呜呼了。

人们听到周盛东参加叛乱被打死的消息,都议论纷纷,说:“这个人太可恶了。一等人忠臣孝子,反叛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情。”

“周盛东很好的一个孩子,小时候聪明伶俐,怎么能干出这种糊涂事呢?不仅自己死了,可能还要连累家里。谋逆,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啊。”

“周盛东真是忘恩负义,要不是朝廷把他派出去,他能去日本留学?”

“两件事读书种田。这周盛东既不好好种田,也不好好读书,去上什么武备学堂,可不是取乱之道嘛。”

自从周盛东死后,周盛东的家里人就大门紧闭,人们想知道更多关于周盛东的消息似乎难度很大。

周盛昌悄没声息地安葬了周绍诚后,头皮一阵阵发麻,不知如何躲过眼前这场灾难。哥哥死了,父亲又去世,全家真是处于风雨飘摇中。

另一个头皮发麻的人是褚景德。其时,褚景德刚在山东招远县转为正式知县,谁知屁股还没有坐热,就发生革命了。

革命一发生,到处是打砸哄抢的事情,连县里的衙役都跑光了。随后,就见到有人进县衙里来公然打劫,完全不把他这个知县放在眼里。褚景德是敢怒而不敢言。

看到有人在抢东西,褚景德本能地想大喝一声:“大胆刁民,竟敢藐视朝廷命官”,后来一想,朝廷都不知在哪里,还命官个啥呀?

老百姓看见他,有那客气的人依然叫他县太爷,那不客气的人干脆叫他满人的走狗。

不几天,褚景德听说革命党人已经从海上登陆,攻占了蓬莱。他的顶头上司,登州知府已经被革命党人打死了。褚景德看到在招远呆着也不是办法,就干脆把官帽官袍往县衙里一扔,脚底抹油,溜回老家去了。

回到山河镇后,褚景德先去关帝庙看了看,还是很破落,心里非常凄凉。又到关帝庙旁边的陈崇儒家看了看。

陈崇儒见了褚景德,说“现在这么乱,你能安全回来就是大幸。”

褚景德说:“先生当年看破功名,弃官回家,我还不服,与先生争论。谁知,现在我也把功名看破了。一切功名富贵,真如浮云。”

陈崇儒笑了笑,说:“现在眼看要天下大乱,如你想干一番事业,正逢其时。”

褚景德说:“还谈什么事业,现在连饭碗都丢了。”

陈崇儒说:“事业与功名无关。功名者,存在于太平盛世,乃按部就班,循规蹈矩也,中间猫腻甚多,多为逆向淘汰,真正的有才之士很难有出头机会。事业者,存在于乱世,乃不拘一格,人尽其才,才尽其用,正是有才能的人大显身手机会。想那刘备,在太平盛世不过是个卖草席的。如果不是天下大乱,他能有当皇帝的机会吗?可惜我老了,不中用了,否则我也会出去闯荡一番。”

褚景德听了这话,心想:“我这朝不保夕,恍如做梦,谁知哪日可以出头?再说,就是出去了,怎么能当头?”

陈崇儒乃附耳低语,说“我离职回乡前,对官场习气,深恶痛绝,唯有听人提起过曾文正公的一番话,我现在深以为然。这句话是

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,

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。

当时我没放在心上,现在仔细想来,乃大有深意。我已是闲云野鹤,你不妨记下。”

褚景德言称多谢,告别了陈崇儒,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里。他想:“清朝被推翻了,是应该做个忠臣呢还是拥护革命?如果拥护革命,自己这个前清知县人家能接受吗?人家不会叫自己变色龙吗?日后会不会被列入《贰臣传》呢?如果做个忠臣,像文天祥那样,被关到监狱里,被砍头,这辈子不就完了?”

褚景德越想越头大,不由自主地说:“看来还是做个老百姓最省心。只要吃饱了,喝足了,不需要担心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。”

说完了,又想:“文天祥是丞相,而自己不过是个县令,即使当了贰臣,可能还没有资格列入《贰臣传》呢。”

褚景德这么打定主意后,定下心来,于是闭门不出,静待其变。

褚景德在山河镇足不出户,外边形势却是日新月异。

武昌起义后,南方各省纷纷独立,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。

依据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》,国体为总统制,临时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权。

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,即令抚恤革命烈士。为周盛东颁发褒恤令,饬拨3000元,并在国史馆立传,以彰忠烈。

而在北方,同盟会的阎锡山已夺取了山西的军政大权,与南方革命军形成南北呼应之势。辛亥革命,已成星火燎原之势。

清政府眼见形势危急,遂邀请赋闲在家的袁世凯商量国是。

袁世凯则借势要求清帝退位,并提出了《清室优待条件》。

宣统皇帝从三岁登基,过了三年,刚刚六岁,自然是啥也不懂,全赖隆裕太后垂帘听政。隆裕太后见叛乱迭起,也是全无了主见。

袁世凯说,“如果顺利退位,则有《清室优待条件》,可保皇家体面。如若不从,革命军杀过来,可就玉石俱焚了。”

隆裕太后走投无路,只好颁布了《清帝退位诏书》,曰:

奉旨

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

前因民军起事,各省响应,九夏沸腾,生灵涂炭,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,议开国会,公决政体。两月以来,尚无确当办法,南北暌隔,彼此相持,商辍於途,士露於野,徒以国体一日不决,故民生一日不安。今全国人民心理,多倾向共和,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,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,人心所向,天命可知,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,拂兆民之好恶?是用外观大势,内审舆情,特率皇帝,将统治权公诸全国,定为共和立宪国体,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,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。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,当兹新旧代谢之际,宜有南北统一之方,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,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,总期人民安堵,海宇乂安,仍合满、汉、蒙、回、藏五族完全领土,为一大中华民国,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,优游岁月,长受国民之优礼,亲见郅治之告成,岂不懿欤?钦此。

清帝退位后,袁世凯掌握了清政府留下的军政大权,以此为筹码,与南方革命军谈判。

谈判结果,南北一致同意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。民国遂统一。

孙中山怀着对袁世凯天生的不信任,担心袁世凯当总统后的权力过大,无人制衡。于是用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取代了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》,将国体从总统制改成了议会制。一切权利归于议会,总统从有实权的国家元首,改为无实权的虚位元首。

看官,写到这里,小子不由得长叹一声,你道为何?

民国初建,制度新立,前无古人,后有来者,一举一动,皆成先例。而国体乃国之根本,岂可因人而异、轻易变更?日后民国国体之乱、府院之争,皆发端于此。小子想到商鞅徙木立信而天下一统,孙文因人改制使天下大乱,故不由得长叹,有诗为证。

国体乃是国根本,岂可因人而变更?

民国日后起纷争,原是中山埋祸根。

改完国体后,孙中山见革命成功,遂急流勇退。退位前,在南京率领文武百官赴明孝陵祭奠,告慰明太祖朱元璋在天之灵。其文曰,

《祭明太祖文》孙中山

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十五日辛酉,临时总统孙文,谨昭告于明太祖开天行道,肇纪立即,大圣至神,仁文义武,俊德成功高皇帝之灵曰:

呜呼!国家外患,振古有闻,赵宋末造,代于蒙古,神州陆沉,几及百年。我高皇帝应时崛起,廓清中土,日月重光,河山再造,光复大义,昭示来兹。不幸季室俶扰,国力罢疲。满清乘间窃据中夏,嗟我邦人诸父兄弟,迭起迭仆,至于二百六十有八年。呜呼!我高皇帝时怨时恫,亦二百六十有八年也。

岁在辛亥八月,武汉军兴,建立民国。义声所播,天下响应,越八十有七日,既光复十有七省,国民公议,立临时政府于南京,文以薄德,被推为临时总统。瞻顾西北,未尽昭苏,负疚在躬,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。迩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,士大夫之正义,卒使清室幡然悔悟,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,从此中华民国完全统一,邦人诸友,享自由之幸福,永永无已,实维我高皇帝光复大义,有以牖启后人,成兹鸿业。文与全国同胞,至于今日,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,敬于文奉身引退之前,代表国民,贡其欢欣鼓舞之公意,惟我高皇帝实鉴临之,敬告。

山西都督阎锡山为了稳定山西局势,乃广泛笼络人才。他闻知褚景德乃是前朝进士,做过知县,遂亲自登门拜访。二人一谈,颇有相见恨晚之意,阎锡山遂当场任命褚景德为都督府秘书长。褚景德感激阎锡山的知遇之恩,遂为阎锡山出谋划策,将山西形势稳定下来。

清帝退位,全国统一。革命成功后,乃褒奖有功人员,各地皆争先恐后与革命人士攀亲。褚景德受阎锡山的委任,负责大力宣扬山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。褚景德拿着一本《起义英烈录》,一个个找。找了很久,还没有看到一个山西人,心里很是失望。心想:“虽说武昌起义发生在南方,但是山西人这么多,总应该有这么一两个参加吧?几千年来发生的大事,哪件事情少得了山西人?当然,也可能因为武昌起义死的人太少了,里边碰巧没有山西人?没有山西人,难道也没有祖上是山西的?会不会有山西的女婿?或者在山西上过学的学生?”

褚景德一边胡思乱想,一边细细地搜寻山西人的蛛丝马迹,猛然之间,发现了周盛东的名字,如获至宝。

褚景德遂一纸行政命令发到泽州县,下令泽州知县为周盛东建英烈祠,大加褒扬。

泽州知县刚听说周盛东反叛的消息,已经准备好了几十具枷锁,准备将周盛东的全家老少都拷起来,押到省城邀功领赏,并表明自己维护朝廷的决心。

后来又见形势有绞着之势,全国纷纷攘攘,遂按兵不动。

后来眼见形势明朗,革命成功,遂收起了枷锁,准备了一面大大的旌旗,亲笔题写了“革命元勋”四个大字,以作表扬。

字迹未干,就收到了褚景德下发的命令。

知县不仅长呼一口气:“好悬。幸亏没有误判形势。如果将周盛东的家人抓起来,那我非被整成革命公敌不可。”

不仅又暗暗得意:“多亏我头脑灵光,沉着冷静。要不在这局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,如何能生存下去?”

知县这么想着,定下心来,于是领着全县衙役打着旌旗,敲锣打鼓到了周盛东家。

一大队人在街上浩浩荡荡地走着,泽州县一下就沸腾了。

人们这才意识到:“原来,我们这个县是革命英烈的县。原来,周盛东是个大英雄。”

自辛亥革命后,周盛东家本来是鬼不登门,这下立刻车水马龙起来,人们围的是里三层,外三层。

在周盛东的死讯传来后,周家本来天天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。现在突然成了革命英烈家属,成了褒扬的对象,还有点没回过神来。周家人的心情,不亚于冰火两重天。

看知县到了门口,周盛昌强作镇定,将知县迎了进去。

知县进来后,先是祭奠了周盛东的英灵,然后又慰问了家属,接着问家里有什么困难没有?周盛昌眼见因祸得福,自然是说没有困难。

知县也知道周家家大业大,不会有什么困难。就吩咐把周盛东吃饭用过的碗、喝茶用过的杯、写字用过的笔、学习坐过的凳,一股脑儿都带走了,这些遗物都成了烈士遗物,是要在英烈祠内展览的。

知县前脚刚走,很多人就一股脑儿冲了进来。有慰问的,也有人是想看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拿走作为纪念品。

冯发贵这天正在县里办事,看到人们都往一个方向走,就顺着人流来到了周盛东家。却见门口围得水泄不通。在门口转了一圈,看见有人在拔后院的萝卜,于是就赶紧挤上去拔了一根。

回到家后,他炒了一盘菜,喊杨继廷和王春喜过来吃。

王春喜一看,只是一盘萝卜,就说,“你今天也太小气了,就炒了一盘萝卜待客。”

冯发贵夹了一口萝卜,放到嘴里,慢慢嚼着说,“你不知道啊,咱们泽州县出了个大人物呢。”

王春喜问,“什么大人物?”

冯发贵说,“现在民国成立,全赖辛亥革命。而辛亥革命的总指挥,就是咱们泽州县东门口周员外家的大公子。总统亲自颁发了嘉奖令,让在国史馆立传呢。”

杨继廷问,“你说的周员外的大公子,就是上武备学堂的那个周盛东吗?”

冯发贵说,“是啊。这周盛东从小就不一般。周员外想让他经商,他却非要上学读书。在上学时,别人都想学文,他却偏要学武,因为他知道学武在将来起义的时候用得着。他在日本留学时,就和孙中山是铁哥们儿,拜过把子的。他如果活到现在,可能山西都督就轮不到阎锡山了。”

王春喜听了,心里十分羡慕。于是,第二天趁去县里的机会,去周盛东家跑了一趟,也想拔根萝卜回去。但见一片狼藉,哪里还有什么萝卜?

他转了半天,也没找到什么,肚子有点内急,就赶紧找了个厕所进去。

晚上回到赌场后,却听到郑次枫在赌场说,“周盛东家的厕所,我可是去过的。”

王春喜一听,感觉很好笑,就不屑地说,“上个厕所有什么了不起?我也去过。”

郑次枫瞥了王春喜一眼,说,“我还在那厕所里刻过字呢,不信,你去看看,里边刻着郑次枫到此一游。”

王春喜听了这话,就如霜打了的茄子,蔫了。原来,自己不仅萝卜落在了冯发贵的后面,而且居然进厕所没有刻字,真是后悔不迭。

这时,只听郑次枫大声说着,“周盛东,那真是文武双全,相貌堂堂,一表人才。”

围着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,唯有王春喜因为又落了下风,听不进去郑次枫说的话。

话说钱进朝在湖北随州任知府,一直没有调动。

钱进朝当官的很大一个目的是经商。因为钱家是经营铁器的,这些铁器想顺利卖到全国各地就需要有强大的人脉保护。为了经商,钱家一向重视科举,从小就鼓励小孩好好学习,长大后或考,或捐,总要想方设法弄个一官半职。当了官后,是绝不贪污,这样就不会被人抓住把柄。也不急于升迁,因为官位高了担子重,也容易成为同僚的靶子。钱家人当官,追求的是稳定。利用这个稳定性,来经营人脉、广结善缘、辅助商业。

钱进朝去湖北当官,也是有原因的。因为钱家在武汉有很大的一个生意铺。他在湖北随州当官,方便就近照顾生意。说是照顾生意,并不需要干什么损公肥私的事情。但是只要有个知府在附近,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钱进朝与他的同年陈崇儒一样,也喜欢写对联。不过,两人的风格是完全不同。钱进朝的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,

有钱有势,有问题也不成问题,事事顺利。

没钱没势,没问题也成了问题,处处碰壁。

有钱进朝在湖北当官,钱家的生意在湖北就做得顺利。历年下来,大大小小的生意铺从一家开到了几十家,资金累计有百万之巨。

只是人算不如天算,湖北发生了辛亥革命,钱进朝被革命党人一枪打死了。

在临死前,钱进朝对儿子钱百万说:“湖北不安全,要想方设法把资金运回山西老家,哪里也不要去了。”

钱百万匆匆忙忙葬了钱进朝后,带着家小,也不敢运什么资金,就马不停蹄地回了山西。

回到山西后,隔了几个月,见形势慢慢稳定下来。就有心去将资金取回来。

钱百万听说杨继廷武艺高强,扔过石狮子,就亲自跑到杨家,欲聘请杨继廷当保镖,去把南方的产业运回来。

杨继廷一听要去兵荒马乱的南方,就拒绝了。

但是钱百万说:“只要能把货运回来,就给你五百两银子的酬金。如果你同意这笔差事,就先付一百两定金。”

杨继廷听这么一说,明白是笔大买卖。想到儿子这几年上学学费颇高,以后上学,开销肯定不小。自己还欠了不少赌债,如果能搞定这笔买卖,最起码几年不发愁了。

又转念一想:“现在的社会上有枪,我武艺再高强,也打不过枪啊。万一遇到一个有枪的劫匪,可怎么办呢?”

这么想着,又想打退堂鼓。想到:“留着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如果自己遭遇不幸,要再多的钱又有何用?”

就说:“现在社会上有枪,已经不兴练武了。”

谁知,钱百万说:“不就是枪吗,好说。我家里就有枪,到时让伙计带着枪跟你一起去。”

听到这里,杨继廷愣了一下,想了想,还是说 “您另找高明吧。小子不才,无力担此大任。”

钱百万说:“如果您嫌价低的话,我可以再加一百两。”

杨继廷说:“这倒不是钱的问题,而是命的问题。”

听到这里,钱百万说:“我一向听说杨家人艺高胆大,行侠仗义,谁知却是没有脊梁的胆小鬼。”

杨继廷听到这里,倒是被激将起来。想着,人活着,不能倒了招牌,“去一趟就去一趟。大不了小心谨慎,见机行事罢了。就是死了,也比被人称为胆小鬼强。”

虽然这么想,但还是打不定主意。就对钱百万说:“我要去大槐树下求个签。如果大槐树说能去,我就去。如果大槐树说不能去,我就不去。”

于是他就和钱百万来到了大槐树下,却见蒋松林在拿着一把斧头砍大槐树。

原来,蒋松林想砍这棵大槐树很久了。

他爸爸蒋胜据说是槐神转世。可是,在蒋胜被砍头时,槐神却没有显灵来保护,导致蒋松林从小就体会了丧父之痛,受尽了欺负。

现在,辛亥革命了,到处都是打砸抢,他就想抓紧机会,趁人不注意把大槐树砍了。

杨继廷看见蒋松林这个样子,就大声喊:“蒋松林,你是不是疯了?竟然敢砍大槐树。”

这么一喊,就引来一大堆人。人们听说他要砍大槐树,死活拦住他不让砍:“这是神树呀。烧香磕头还担心供奉不好,你怎么竟然敢砍?”

“你就不怕作孽?”

蒋松林下定了决心,非砍不可。

结果,一斧头砍下去,血红般的树汁流了出来。二斧头砍下去,血溅满面,他眼睛都睁不开了。三斧头砍下去,满身都溅红了。看这阵势,是砍不成了,蒋松林将斧头一甩,骂骂咧咧地走了:“什么槐树神,净是糊弄人”。

众人看他不砍树了,才长舒一口气。

杨继廷看见槐树竟然流出了血,惊得目瞪口呆,更加将槐树奉若神明。赶紧在地上捡了一片槐树叶,跪了下去,祷告说:“槐神在上,杨继廷给您叩头了。如果我可以去南方,则树叶落下来阳面朝上。如果我不能去南方,则树叶落下来阴面朝上。”

祷告完毕,站了起来,将树叶高举过头顶,丢了下去。只见树叶在空中翻了几个跟斗,又滑翔了一段时间,才落到了地上。

杨继廷一看,阳面在上,就答应了钱百万去南方。

不提杨继廷回到家里,准备收拾去南方,却说山河镇的人都知道了蒋松林是个连槐神都敢砍的一根筋,人人敬而远之,再也没人敢欺负蒋松林了。

王康胜就想:“如果杨继廷去南方,就没人镇赌场。如果能将蒋松林招过来,可不美事?”

于是,就去跟蒋松林说。蒋松林无事可干,于是就过来了。

杨继廷与钱百万谈妥了六百两银子,就动身去了武汉。

杨继廷一行人千辛万苦到了汉口,但见昔日繁华景象,已是残破不堪,里边像打劫过似的。把店铺整了一下,能拿走的东西尽量拿走,能卖的尽量卖。又去了几家,家家如此。

打好包后,不敢过多停留,又马不停蹄地往家赶。

走到河南驻马店地界,遇到十个持刀的强盗,杨继廷挥舞大刀,以一当十,将其杀退。

杨继廷知道江湖规矩是杀退即可,绝不可杀死。杀死了,就结了仇。

强盗头子见其是一条好汉,乃约其在洛阳赴宴,并声言:“来者君子,不来小人。君子好来好去,小人尸骨无存”。

为了押运的货物能顺利返回山西,杨继廷自知强龙不压地头蛇,到洛阳后,乃慷慨赴宴。席间,一人用匕首插鱼,送入杨继廷之口,杨继廷用牙一咬,就把匕首咬断二寸长,吃了鱼肉,用舌头调正刀尖,用力一吐,匕首尖飞出,直插一丈以外的廊柱上。众人大惊,强盗头目当即掏出名片送给杨继廷,说在中原地区,只要有此名片即可通行无阻。

杨继廷双拳一抱,离开了宴席,自此以后,一路无阻,顺利返回了山西。

杨继廷返回山西后,正好赶上了王春喜娶媳妇。原来,王康胜见蒋松林小伙子长得好,就将女儿王春花配给了蒋松林。而蒋松林有个孪生妹妹蒋松花,也是长得如出水芙蓉,就嫁给了王春喜。这样,两家就成了好上加好。

杨继廷在王家热闹了一天,第二天,就又收到了钱百万送来的剩余五百两银子,手头马上宽裕起来。

俗话说,运去金成铁,时来铁似金。杨继廷前两年无事可干,闲得赌博,没想到的是,连赌博都输。现在时来运转,刚收到银子没多久,又有生意找上门来了。

辛亥革命既已成功,革命英烈不可忘怀,省里拨了专款来修英烈祠,纪念周盛东。而褚景德素知杨家房子修得好,遂点名要杨继廷来修忠烈祠。杨继廷自然就很高兴地答应了下来。

不久,英烈祠修好了。褚景德代表省政府祭拜,说:“民国的建立来之不易,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铸就的,我们一定要热爱民国,以我们的满腔热血保卫她。我们山西自古就有舍身取义的光荣传统,远有关老爷,近有周盛东。希望大家以周盛东烈士为楷模,为国效力。”

周盛昌代表周家人致了谢词,并讲了周盛东烈士的生平事迹。

周盛东的儿子周玉中已经五岁了。褚景德将周玉中招过来,亲自过问一番,并送给了五百大洋。勉励其好好学习,报效民国。

拜访了英烈祠后,褚景德去看望郑占元,受到了郑占元大张旗鼓的接待。

褚景德说:“若非老伯鼎立资助,小侄焉有今日?”

郑占元说:“全赖贤侄祖宗积德,老夫不过效犬马之劳,又何功之有?”

褚景德说:“老伯当年资助之恩,小侄没齿不忘。老伯有什么需要,请不要迟疑。”

郑占元说:“老朽已是垂暮之人,衣食足以自给。唯有担心的是犬子。犬子如果有贤侄一半上进,老朽也算烧高香了。”

褚景德说:“次枫自有小侄照应,老伯不必担心”。

说完,褚景德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郑次枫。问:“我的秘书处缺个处长,就由你来当吧”。

谁知,郑次枫却对褚景德说:“我才疏学浅,无法胜任处长高位。如果能当个副处长,我心足矣。”

这真是咄咄怪事,一般人当官,都是越大越好。而郑次枫却只想当副的,不愿当正的。

褚景德一愣,问:“正的不当,为什么要当副的?”

欲知郑次枫如何回答,且听下回分解。

2 thoughts on “第二十四回 辛亥革命”

  1. 莫大讽刺:“ 自辛亥革命后,周盛东家本来是鬼不登门,这下立刻车水马龙起来,人们围的是里三层,外三层。

    在周盛东的死讯传来后,周家本来天天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。现在突然成了革命英烈家属,成了褒扬的对象,还有点没回过神来。周家人的心情,不亚于冰火两重天。”

  2. 胜者王侯,败则贼寇。
    辛亥革命胜了,就成了烈士。如果败了,就是反贼。实无是非可言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